根据《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数字化转型发展深入推进数字广西建设的实施意见》(桂发〔2022〕18号)、市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2022年工作要点,以及中共柳州市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会议、2022年数字柳州建设领导小组工作会议精神,为大力推进柳州市数字经济发展,加快建设现代制造城,建设自治区级数字经济示范区,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关于“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的精神,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关于发展数字经济重要论述,视察广西“4·27”重要讲话和对广西、柳州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度融入新发展格局,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数字赋能为导向,以场景应用为关键,积极促进数据资源共享开放,构建以数据为关键要素的数字经济,全力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推动数字经济成为柳州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引擎。
(二)基本原则
——政府引导、全民参与。坚持柳州市数字经济一体化推进,加强政府规划引领,增强服务意识,积极调动政产学研用力量,积极开展数字柳州宣传普及、全民参与,营造良好的数字经济发展与创新环境。
——市场主导、激发活力。强化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充分调动各类市场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按照“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的要求,找准切入点、发力点,充分释放数字生产力,推动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的优化升级和融合融通。
——外引内孵、以点带面。根据柳州市经济发展实际情况,聚焦重点,积极引进一批知名数字经济企业,孵化培育一批本地数字经济企业、数字园区、数字人才。树立典型,以点带面,推动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建设。
(三)实施目标
通过三年努力,到2025年底,柳州市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GDP)的比重6%以上,争取达到8%,力争成为全区数字经济发展的排头兵。
——基础设施和平台支撑能力显著提升。加强5G、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节点、“星火·链网”、国际互联网数据专用通道等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加快柳州市车联网先导区、柳州市大数据产业园、国家信息中心大数据工业应用柳州基地、772数字文化创意产业园等数字经济平台建设,促进人才、技术、数据、资本等要素的加速汇聚。
表:培育壮大数字经济发展三年目标
目标内容
2023年
2024年
2025年
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
—
—
6%
规上互联网和相关服务、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年营业收入(亿元)
14
22
30
累计建成5G基站(个)
7800
8800
10000
年内新增5G+行业应用场景(个)
10
15
25
累计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数量(个)
2
3
4
累计实现标识解析注册企业数量(家)
300
500
700
累计接入星火·链网企业数(家)
100
300
1000
累计智能化工厂或数字化车间(个)
100
125
150
累计工业互联网示范园区(个)
3
4
5
数字经济(挂牌)上市企业(家)
—
—
1
新增国家级小巨人企业(家)
—
—
3
新增瞪羚企业(家)
1
1
2
机器人产业年产值(亿元)
22
49
100
车联网生态企业年产值(亿元)
3
6
11
智能网联前装量产汽车年产量(万台)
70
96
119
——产业数字化升级成效凸显。积极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实现互联网、工业互联网、产业互联网在工业、农业、服务业得到广泛应用,利用数字技术催生新业态、新模式。
——数字产业化规模初步显现。重点在智能网联汽车(车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产业快速发展,规上互联网和相关服务、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年均增长50%以上。
二、主要任务
(一)加强柳州市数字经济发展的底座支撑
1.健全顶层规划体系和项目管理机制,明确市级政府投资信息化项目建设及运营主体
以《柳州市“十四五”信息化规划》为指导,制定数字柳州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在全区率先建立政府投资信息化项目评价体系。建立健全项目统筹建设运营机制,原则上由市属国有企业作为市级政府信息化项目建设与运营主体,为政府提供数字政务服务,为企业提供大数据、云计算、车联网、工业互联网服务。培育条件成熟的市属国有企业成为柳州市数字经济龙头企业,引领柳州市产业数字化及数字产业化高质量发展。〔责任单位:市大数据发展局、国资委、发展改革委〕
2.进一步提升通信基础设施水平,加强传统基础设施的数字化改造
进一步加快双千兆网络建设、覆盖和应用。到2025年底,全市累计建成5G基站超过10000座,实现市区及县镇乡村区域的全面覆盖。三年内推动实现50项以上5G+行业应用场景。深化千兆光网应用,建设一批工业互联网企业内网标杆网络,完成20个以上企业内网络建设和升级。加强有线电视光纤延伸覆盖,提升有线电视网络承载能力和业务支撑能力。推进IPv6规模化部署和应用,推动传统网络转型升级,构建支撑数字经济发展的新型网络。充分利用已建成的全区首个市级国际互联网数据专用通道,提升柳州国际通信服务能力。加强对交通运输、物流、能源、电力、水利、公安、市政等传统基础设施进行数字化改造升级。〔责任单位:市通信发展管理办公室,市大数据发展局、发展改革委、交通运输局、公安局、水利局、住房城乡建设局,各县(区)人民政府、新区管委会〕
3.加强算力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区域算力中心及产业服务基地
加快建设柳州市大数据产业园数据中心、车联网信息中心,支持建设中国电信柳东云数据计算中心、中国移动柳州市数据中心,促进云资源统筹整合,推动构建国有企事业单位数据中心集约化建设与管理的新模式,推动自用型数据中心向集约化绿色化发展。积极引入一批行业大数据企业在柳州建设区域算力中心及基础数据标注产业基地,努力打造成为辐射广西、西南乃至东盟的区域性基础大数据产业服务基地。〔责任单位:市大数据发展局、发展改革委、投资促进局,各新区管委会〕
(二)加快产业数字化升级
4.加快工业数字化转型
出台相应鼓励政策扩大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创新应用。继续大力推动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与螺蛳粉产业结合,有效保护“柳州螺蛳粉”国家地理标志。与汽车、机械产业龙头企业合作,深入推进基于工业互联网标识的创新应用。与柳州本地特色产业结合,打造基于工业互联网标识的产品溯源体系。到2025年底,累计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数量达到4个,全市实现标识解析注册企业数量700家以上。〔责任单位:市大数据发展局、市场监管局、商务局、工业和信息化局〕
发展工业互联网,提升智能制造水平。加快国家新型基础设施——“星火·链网”超级节点(柳州)的建设运营,不断挖掘“区块链+工业互联网”融合创新应用场景。支持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开展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节点应用试点示范建设,建设自治区级工业互联网公共基础支撑平台和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支持工业企业联合数字技术服务企业共同建设多层级工业互联网平台,为行业提供研发设计、工业设计、商务咨询、检验检测认证等服务。〔责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大数据发展局〕
加快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速度。要求规上企业特别是工业企业“上云用数赋智”。按产业划分,分别制定转型升级时间表,分批分类推进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树立一批数字化、智能化工厂典型。到2025年底,全市累计达到150家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新增10户工业和信息化部认定的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评定企业,数据管理能力成熟度二级以上企业达5家。〔责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大数据发展局、发展改革委〕
引导传统产业园区实施数字化改造升级。支持柳州市国家级和自治区级各类产业园区建设园区经济监测、产业发展和公共服务为一体的数字化服务平台,实现经济运行的实时监测和智能分析,并基于数据智能推行企业精准服务,全面提升服务水平。推动园区内各功能区的数字化改造,推动智慧餐厅、智慧酒店、智慧停车、智慧楼宇、园区电子卡、智慧杆塔等智慧化应用,逐步形成园区数字化配套服务体系。到2025年底,培育5家以上自治区工业互联网示范园区。〔责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发展改革委、大数据发展局,市通信发展管理办公室〕
5.推动农业数字化,促进乡村振兴
积极参与广西农业农村大数据平台建设,开展“三农”数据挖掘分析,打造农林业资源分布“一张图”,提升农业信息化服务管理能力。推进“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工流通企业与电商企业全面对接融合。加快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在农业生产全过程的广泛应用。创建智能农机应用示范区,提升智能农机的普及率。加强农业机器人、无人机等技术和装备的创新与应用,落实对购买数字农业装备的专项补贴政策。到2025年底,争取建立1个国家级数字农业示范基地、1个自治区智能农机应用示范区,农村电商服务站点100%服务覆盖柳州市行政村。〔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林业和园林局、商务局、大数据发展局,各县(区)人民政府〕
6.提升服务业数字化发展水平
加快数字物流体系建设。积极推进柳州市物流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建设,推进跨平台、跨运输方式、跨部门、跨区域信息开放共享,提高物流数字化管理服务水平和供需匹配效率,降低物流综合成本。加强智能物流装备、智能搬运、智能码垛等数字技术和数字产品应用,加快传统仓储设施智能化改造,支持重点物流园区数字化改造。〔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商务局、交通运输局、大数据发展局〕
推进文旅数字服务建设。以游客需求为中心,实现数字化、可视化、可交互等功能于一体,通过智慧化建设,探索非接触服务新模式。积极配合自治区推进“一键游广西”建设,建设“一键游广西”柳州分平台“一键游柳州”。发展数字文化,大力发展线上线下一体化、在线在场相结合的数字文化新体验。推动公共文化资源数字化转型升级,支持文化机构将文化资源转化为数字产品。运用数字化展示技术、数字化交互技术等现代先进展览手段,提升博物馆陈列信息化和公众服务数字化水平,让“文物活起来”。〔责任单位: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大数据发展局〕
推动传统商贸数字化转型,鼓励商贸企业和商户开展数字化改造,通过线上服务平台和智能服务终端进行人、货、场数字化管理,开展营销推广、品类管理、订单管理等应用场景数字化建设,推动线上与线下、商品与服务的深度融合发展。〔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大数据发展局〕
全面推广应用柳州市绿色金融综合服务平台“绿柳通”,充分发挥平台大数据作用,建立柳州市绿色项目库,推广使用绿色项目智能认定、绿色金融产品线上对接、金融产品超时、企业信用评级、金融数据实时监控等功能。强化信用信息整合利用,推动“绿柳通”平台、“信易贷”平台、民营经济投诉服务平台等金融服务平台互联互通。引导金融机构加快绿色金融、“信易贷”等产品的开发和投放,有效提升金融服务。鼓励柳州市金融机构加快对数字技术应用,发展数字金融等新业态。〔责任单位:市财政局、发展改革委、大数据发展局,市非公办、工商联〕
鼓励发展“生产基地+电商”平台。加强与大型电商平台合作,持续推动螺蛳粉、金桔、油茶等柳州特色产品线上线下融合销售。支持各县(区)建设“一站式”电商直播孵化基地及电商服务站点,打造网红直播带货生态,带动产品生产、流通和销售。〔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大数据发展局,各县(区)人民政府、新区管委会〕
支持发展数字出行服务平台。稳步发展柳州市分时租赁汽车,构建智慧交通生态链,培育一站式出行服务区域品牌。〔责任单位:市交通运输局、大数据发展局〕
支持发展数字化社交娱乐类平台。围绕视听服务、直播视频等社交娱乐,建设一批具有柳州特色的文化娱乐数字化平台,推动地方特色文化传播。鼓励演艺机构等与互联网平台合作,支持举办线上活动,促进线上线下融合,打造舞台艺术演播知名品牌。支持打造数字文化产品,运用5G、人工智能、元宇宙等技术,发展数字创意、数字娱乐、线上演播、沉浸式体验等新业态。推进“电竞+”产业发展,积极推动有关电竞赛事在柳州长期举行,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建设电竞赛事场馆。〔责任单位:市文化广电旅游局、体育局、大数据发展局〕
(三)壮大数字产业化生态
7.强化数字经济企业招商
建立数字经济重大招商引资项目市级协调机制,根据柳州市数字产业生态建立需要,由市大数据发展局会同市投资促进局制定重点企业数字招商目录及有针对性的招商政策,充分借助社会资源力量,积极对接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京津冀等地区,积极开展精准招商,大力引入平台经济、共享经济、总部经济企业落地。推动一批中国或全球500强、民营500强、独角兽、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瞪羚企业等数字经济类企业在柳州设立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子公司,建设区域总部基地。〔责任单位:市投资促进局、大数据发展局〕
8.积极培育数字经济龙头企业
面向商务、教育、医疗、文化、旅游等重点行业,培育一批互联网和相关服务、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企业上规。协调推进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建设。从政策优惠、人才引进奖励、科研投入补贴、公共资源配套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确定具体奖励或补贴细则。通过举办创新创业赛事,发掘一批具有核心技术的创新创业团队。到2025年底,力争新增培育数字经济领域1家(挂牌)上市企业,3家国家级小巨人企业,2家瞪羚企业。〔责任单位:市大数据发展局、工业和信息化局、科技局、财政局,各县(区)人民政府、新区管委会〕
9.持续推动电子信息产业发展
协同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完善数字创新体系,推动集成电路、核心零部件与元器件、工业软件、新一代信息技术等关键领域数字技术发展。支持建设本地化信创适配验证中心,加强本地信创软硬件品牌培育和推广。鼓励企业申报中国—东盟(华为)人工智能创新中心、中国—东盟信息港鲲鹏生态创新中心专项补贴。确定龙头企业培育名单。持续做好项目服务,定期跟踪重大项目进展,确保电子信息产业重点项目顺利推进,积极为企业争取区市两级资金扶持。〔责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大数据发展局,各县(区)人民政府、新区管委会〕
10.促进机器人制造形成产业规模
推动北部生态新区加快培育智能机器人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重点发展工业机器人、康养机器人、防疫机器人、物流机器人等产业,建设智能机器人产业支撑体系。以优必选落地为代表,继续引入国内一批机器人制造企业落户。到2025年底,全市工业机器人应用得到较大范围推广,工业机器人存量7000台以上,制造业机器人密度达到120台/万人。机器人产业初具规模,形成智能制造系统集成、机器人主机研发生产、关键零部件研发生产的产业集群,机器人产业年产值100亿元以上。〔责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大数据发展局,阳和工业新区(北部生态新区)管委会〕
11.建设数字技术创新应用平台
支持本地企业联合国内知名科研院所成立大数据联合实验室及数字产业创新中心,并依托柳州市国家级、自治区级双创示范基地等载体,探索“政产学研用”合作模式。深入实施数据要素融合应用。积极配合自治区实施数据要素融合应用“百千万工程”。在智慧医疗、智慧教育、智慧制造等领域推荐一批数字化转型成果显著的优秀案例,引导各行业实施数字化转型。组织企业申报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为企业和社会提供需求撮合、转型咨询、数字化转型产品、解决方案等服务。〔责任单位:市大数据发展局、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局、科技局、卫生健康委、教育局〕
12.积极探索推动公共数据市场化改革
根据柳州市数据要素市场化改革工作要点,探索政府数据授权运营模式,鼓励第三方专业机构深化对公共数据的挖掘及开发。根据数据市场的需要,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对数据进行处理后,探索形成数据产品,通过合法交易方式,为市场提供数据服务。〔责任单位:市大数据发展局、发展改革委〕
13.培育信息安全产业生态
以柳州市大数据产业园和国家信息中心工业大数据应用柳州基地为载体,聚焦政务网络和数据安全、车联网安全、工业互联网安全、商用密码应用服务等信息安全产业,构建安全产业体系,培育网络和数据安全新业态和专业人才。初步形成以数字政府安全、车联网安全、工业互联网安全等产品为支撑、以信创产品制造为配套的信息安全产业生态,基本形成龙头企业带动、骨干企业支撑、中小企业聚集的信息安全产业集群。〔责任单位:市大数据发展局、工业和信息化局,各新区管委会〕
(四)加强车联网先导区建设及运营,推动柳州模式升级
14.建设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
车联网是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发展方向,是智慧交通的重要支撑,要全力推进车联网与智慧交通、智慧城市的深度融合发展。积极引入社会资本,探索运营各类车联网应用场景,如智慧停车等,打造面向三四线城市可推广可复制的车联网建设“柳州模式”。国家汽车质量检验中心(广西)智能网联封闭试验场成为国内主要的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场地之一。积极引入一批自动驾驶、车路协同、智能座舱、数据标注、前装软硬件、芯片、算力、信息安全等生态企业以技术合作或生产制造等方式落地,推动柳州市主机厂及配套企业转型升级,扩大产值、税收。到2025年底,车联网生态企业产值超过11亿元。大力推动柳州车联网模式在自治区其他城市进行试点,逐步升级为广西车联网模式。〔责任单位:市大数据发展局、工业和信息化局、投资促进局、发展改革委、科技局、财政局、住房城乡建设局、交通运输局、城管执法局,市交警支队,柳东新区管委会,东城集团、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广西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15.支持智能网联汽车及工程机械前装研发制造
出台政策鼓励相关企业加大研发力度,支持东风柳汽、上汽通用五菱、广西汽车集团、柳工集团等企业与智能网联头部技术企业合作,开展智能网联汽车及智能工程机械的前装研发,并实现量产。到2025年,智能网联前装量产汽车年产量达到119万台。〔责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大数据发展局、科技局〕
(五)加快推进数字国际化发展
16.加强电子口岸及跨境电商平台建设
依托柳州市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建设,积极配合自治区推进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实现“一站式”通关,为企业提供“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的通关便利化服务。配合开展电子口岸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建设,积极推进陆运、水运和航空“三位一体”口岸经济的发展,构建出海出境水铁联运、铁海联运、陆空联运网络,实现与北部湾经济区域互联互通,支持企业发展外向型经济。支持设立柳州市跨境电商产业园,聚集跨境电商生态企业,大力发展在线展会、在线直播、在线洽谈、在线签约等新方式,打响柳州品牌。〔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发展改革委、大数据发展局,柳州海关〕
17.推动柳州—东盟开展数字经济合作
依托中国—东盟博览会,大力推动柳州市与东盟开展数字经济合作。建立柳州市—东盟数字经济产业合作服务平台,积极对接东盟数字经济需求,加强柳州市数字经济企业与东盟的技术及产品合作,推动智能网联汽车、智能工程机械、工业互联网、物联网、智能制造、数字文创等柳州品牌向东盟输出。〔责任单位:市大数据发展局、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局〕
(六)不断提升数字营商环境
18.优化数字经济培育壮大政策
加强财税支持,统筹各级财政相关专项资金,依法依规加大对数字经济发展重点领域、重点企业、重要平台、重要项目、试点示范、专业人才的支持力度,建立覆盖产业链的多元化财税支持机制。〔责任单位:市财政局、发展改革委、大数据发展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科技局〕
(七)加强数字经济人才培养
19.加强数字经济人才培育与引入体系建设
支持柳州市高校建设成为特色鲜明、国内一流的应用型大学及高层次职业院校,支持科研院所联合龙头企业围绕产业圈和创新链,共建先进技术研究院、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及实验室,增强数字经济源头技术供给能力,强化项目、人才、基地、资金等创新要素一体化配置。引入具有发证资质的数字经济培训认证机构,全面普及和培养本地数字化人才,重点培养智能网联汽车、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数据安全、虚拟现实、区块链等领域的紧缺专业人才。到2025年底,建设5个校企数字经济实践基地。〔责任单位:市教育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科技局、大数据发展局〕
三、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
由数字柳州建设领导小组全面统筹、协调推动柳州市培育壮大数字经济发展实施方案逐项落实。各县(区)人民政府、新区管委会及各有关部门要认真贯彻决策部署,强化工作协同推进,形成合力。探索成立事业编制的柳州市数字经济发展促进中心,依据本方案制定年度工作计划,开展季度动态监测、半年度定期评估,按年度打造标志性的数字经济成果。由市统计局牵头建立健全柳州市数字经济统计监测体系,加强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产业数字化及数字产业化的运行监测分析。各有关部门对本领域、本行业的重点工作任务负总责,明确责任领导、责任专班、责任事项和完成时限。完善监管考评机制,将数字经济发展纳入柳州市经济社会发展考核体系,建立健全年度目标考核体系和激励机制。〔责任单位:市大数据发展局、统计局,市委编办(绩效办),各县(区)人民政府、新区管委会〕
(二)强化人才支撑
围绕数字技术创新、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产业互联网发展需求,积极引进高层次人才和团队。推动柳州市高校建设符合数字经济发展需要的相关专业,培养一批数字经济专业及管理人才,实现数字经济人才培养与行业最新需求基本同步。加强对公职人员数字经济业务培训力度,提升全市各级干部的数字素养,提高数字技术使用能力和创新能力。〔责任单位: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教育局、大数据发展局〕
(三)保障资金投入
充分利用现有资金渠道,通过以奖代补、贴息、股权投资等方式,大力支持柳州市数字经济领域重大项目建设,引导带动实体企业开展数字化升级。鼓励社会资本在柳州建立数字经济产业投资基金,支持数字经济产业发展。推动数字经济领域符合条件的企业通过境内外上市、并购重组、发行债券等方式扩大直接融资。鼓励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加大对数字经济相关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责任单位:市财政局、大数据发展局〕
(四)树立发展典型
深入挖掘数字经济发展的典型案例和典型企业,组织开展数字化典型应用项目评选。通过宣传推广、现场交流等方式,充分发挥典型示范引领作用,定期总结形成一批可操作、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积极承接或谋划具有国内外重大影响力的数字经济高端展会、论坛,提升柳州数字经济领域影响力。〔责任单位:市大数据发展局〕
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抄送:市委办、市人大办、市政协办。
柳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3年5月29日印发
来源:招商网络
柳州市加大吸引外商投资力度若干措施
2024-06-17关于推进国家级柳州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
2024-04-28柳州市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若干措施
2023-12-26柳州市关于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
2022-06-28柳州市激励企业加大研发经费投入实施办法
2022-06-14关于广西柳州河西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区域节能评价报告的批复
2021-03-22柳州市促进模具产业发展的若干措施
2021-02-25关于鹿寨县经济技术开发区桂中林业现代科技产业园区域节能评价报告的批复
2020-11-26关于下达2020年柳州市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第二批重点支持项目投资计划的通知
2020-10-14柳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柳州市工业园区管理办法》的通知
2020-04-14